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专业创新团队介绍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张震斌教授所带领的创新团队一直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19年起成立辽宁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修复中心,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设,足迹遍布辽宁省锦州市、葫芦岛市、朝阳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抚宁县,服务县市区达到15个,先后完成包括葫芦岛市入海排污口“一册”管理项目、葫芦岛市农村黑臭水体排查识别与治理项目、建昌县云山洞河河道养殖废水处理技术与开发等20余项科研任务,累计合同款项600余万元,2020年度该中心获批锦州市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专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心积极探索为政府和行业服务,积极参与地方生态修复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的研究制定,承担地方生态修复工程的前期技术评估和后期工程验收工作,定期向地方环保部门提交生态修复行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报告;积极与国内高等院校合作,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行业影响力,为地方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与行业输送技术人才、培养管理骨干;发挥人才、硬件和技术优势,为受损水体、土壤、植被生态修复投资方、建设方、承建方和运营方提供生态修复规划、设计、信息、技术评估等服务。
中心拟开展的研究方向与领域有:(1)环境损害鉴定与风险评估;(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3)环境规划与咨询;(4)生态环境修复;(5)环境数值模拟技术
中心发展目标:立足辽西,辐射辽宁,在生态环境修复、环境管理与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中心项目组研讨照片 中心项目汇报照片
中心项目野外考察照片 中心项目现场施工照片
中心项目现场施工照片 中心项目无人机航测照片
一、主要学术成绩、创新点及其科学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
团队成员活跃在工程技术开发领域,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突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了辽西生态环境领域的发展。
(1)推动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辽西生态管理中的应用
团队应用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完成了葫芦岛市畜禽禁(限)养区划分工作,朝阳市畜禽禁(限)养区划分工作,锦州市滨海经济开发区禽禁(限)养区划分工作,同时为地方政府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禁(限)养区位置定位、导航及卫星图片浏览与下载等功能,使传统的禁(限)养区仅凭参照街道或参照线装地物管理迈上了新高度。
(2)促进了辽西7县(市)污染源管理与总量控制工作
团队完成了葫芦岛市建昌县、南票区、北镇市、凌源市、喀左县、双塔区、绥中县7个县市的二次污染源普查技术分析与总结工作,掌握了该7个县市工业源、移动源、集中式、农业源的生产工艺、排污环节、总量控制等相关信息,为后期的环境治理提供了素材与信息。
(3)规划了7个县(市)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团队根据建昌县、绥中县、兴城市、龙港区、凌源市、太和区、昌黎县等县区的实际情况及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工作,所得成果通过了辽宁省生态环境厅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的验收,掌握了规划编制县区的生活污水管路分布情况与污水处理厂分布情况,为下一步对接科研项目提供了支撑。
(4)完成了葫芦岛市黑臭水体治理方案编制工作
对葫芦岛市黑臭水体进行了全面排查,掌握了葫芦岛市黑臭水体分布情况,黑臭水体水质情况,黑臭水体与水资源保护区、黑臭水体与国控断面、省控断面相关资料,对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指导;同时,团队积极进行黑臭水体治理先期技术攻关,对全省即将开展的黑臭水体治理做好了技术储备工作。
(5)加强了环渤海攻坚战信息化建设
完成了葫芦岛市、锦州市环渤海攻坚战中排污口治理与信息化建设,与辽宁维森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葫芦岛市入海排污口“一口一册”管理项目系统软件开发工作,该项工作已在省生态环境厅完成中期验收,下一步应用潜力较大,有可能在沿海城市得到推广应用。
团队以维护学校声誉为己任,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注重项目的可操作性与可复制性,不但要求项目的数量还要求项目完成的质量与回访工作,力求项目做到尽善尽美,让合作方满意。2年来的服务地方工作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并深得企事业单位与各级政府的好评,口碑被不同生态环境系统内部人员传阅,迅速打开了辽宁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与地方合作的新局面,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与特色,同时扎根辽西,形成了一定的地域服务特色。
二、团队带头人简介
张震斌,博士,教授,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黑龙江省、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科技奖励评审专家,辽宁省生态环境厅黑臭水体治理专家,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土壤质控专家,辽宁省政府环保类设备采购专家,锦州市、本溪市环保类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锦州市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抚顺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
近3年,主持省市级项目1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近30余项,合同金额600余万元。2009年在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内部成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所,2019年在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锦州市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专业技术创新中心,成立的中心在辽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并形成了一定影响力。
三、团队成员简介
赵丽红,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共党员,教授,硕士导师,教研室主任,校学科带头人,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土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编委,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审稿人,Environmental Processes审稿人。近三年发表核心及SCI期刊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个省级项目。
杜颖,硕士,毕业于辽宁工业大学,辽宁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云计算环境中基于信任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研究等方面的研究。
单凤君,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环境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等研究工作,近三年发表核心及SCI期刊论文20余篇。
崔鹏,男,高级讲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主要承担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冷热源工程、供热工程、泵与风机等课程的授课任务;获得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一项,完成多项动力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节能评估工作。
张婷婷,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化学会会员、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在Electrochimica Acta、Talanta、Electrochemistry、化工新型材料、环境工程等国内外期刊上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国际核心期刊(SCI收录)论文4篇,SCI他引100余次,申请专利4项。
王春勇,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辽宁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教研室副主任,长期从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重金属修复等研究工作,作为骨干还参与了多项研究方向相关的国家级课题,具有丰富实验经验以及科研组织和协调能力。近三年发表核心及SCI期刊论文10余篇,主持辽宁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育苗”项目1项。
王蕊,博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长期从事环境灾害风险评价、预警与管理等研究工作,参与了多项研究方向相关的国家级课题,近三年发表核心及SCI期刊论文10余篇。
赵诣,女,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生态学专业。长期从事土壤碳氮循环和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曾作为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于德国亥姆霍兹国家联合会于利希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学习交流。现为辽宁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教研室教师。现已发表中文核心及SCI文章10余篇。曾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据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业务水平。
四、近五年(2016.01.01-2020.12.31)团队成员合作研究的成果
1.单项进款50万元(理工科)以上工程项目:
(1)葫芦岛市入海排污口“一口一册”管理项目:264.5万(20200918)
(2)葫芦岛市农村黑臭水体排查识别与治理项目:85.76万(20200512)
2. 代表性的论文、专著(限20项)
(1) Zhao LH, Chen W, Wang LL, Sun HJ, Zhu Z. Improvement of laccase production by Pleurotus ostreatus by means of agroindustrial waste and fermentation kinetics[J]. Mycosphere, 2017, 8(1): 147–161.(SCI收录)
(2) Zhao LH, Yin WL et al., High-Yield Laccase-Producing Strains Constructed by Protoplast Fusion[J], Open Biotechnology Journal, 2015, 9:221-224.(EI收录)
(3) Wang C, Wu R, et al. Effects of Cr(VI)-reducing bacteria on behaviour of Cr(VI) adsorbed by goethite and haematite: Speciation and distribution[J].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2020. DOI: 10.1007/s11368-020-02686-0(SCI收录)
(4) Wang C, Cui Y. Recognition of a New Cr (VI)-Reducing Strain and Study of the Potential Capacity for Reduction of Cr (VI) of the Strain[J].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9. doi.org/10.1155/2019/5135017(SCI收录)
(5) Wang C, Li J, et al. Shifts of the nirS and nirK denitrifiers in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and seasons in the Sanjiang Plain, China[J]. Journal of basic microbiology, 2019, 59(10): 1040-1048.(SCI收录)
(6) Rui Wang, Jiquan Zhang, Chunyi Wang, et al.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Droughts and Waterlogging events for Maize Based on a New Comprehensive Index through Coupling of Multi-Source Data in Midwestern Jilin Province, China[J]. 2020,12(1):60(SCI收录)
(7) Rui Wang, Jiquan Zhang, Enliang Guo, et al.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precipitation concentrati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large-scal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across Northeast China[J]. Atmospheric research. 2019.(SCI收录)
(8) Rui Wang, Jiquan Zhang, Enliang Guo, et al. The integrated drought risk assessment of multi-hazard affected bodies based on Copula in Taoerhe Basin, China [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2018.1-6(SCI收录)
(9) Rui Wang, Jiquan Zhang, Enliang Guo, et al. Estimation of drought characteristics using Copula function in Anhui Province, China [J]. 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2018.1-15 (SCI收录)
(10) Yi Zhao , Shuxia Wu, Roland Bol, Mansoor Ahmed Bughio, Wenliang Wu, Yecui Hu,Fanqiao Meng. Intensive organic vegetable production increases soil organic carbon but with a lower carbon conversion efficiency than integrated management.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 Science. 2020. 183 (2):155-168. (SCI收录)
(11) Yi Zhao, Roland Bol, Xiaoxia Shi, Wenliang Wu, Fanqiao Meng. CO2 Emission and Source Partitioning from Carbonate and Non-carbonate Soils during Incubation. Pedosphere. (Accepted)
(12) 张震斌,单凤君,张婷婷. 响应面法优化氧化石墨烯/海藻酸钠凝胶球的吸附特性, 毛纺科技, 2020, 48(11): 52-56. (核心期刊)
(13) 单凤君,张婷婷,王双红.氧化石墨烯/海藻酸钠复合材料对Ni2+的吸附特性研究, 化工新型材料,2020,48(10):206-210.(核心期刊)
(14) 单凤君,李淼,田俊平. 磁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研究, 化工新型材料,2020,48(1):182-188.(核心期刊)
(15) 赵丽红,聂飞. 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研究进展.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10) : 1-9(核心期刊)
(16) 赵丽红,陈威. 改进型气升式反应器中白腐菌降解碱木素.化工环保,2019,39(1):11-15(核心期刊)
(17) 王春勇,夏龙, 王鹏飞. 农田, 退耕还湿地, 天然草本沼泽土壤重金属和农药的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以抚远市乌苏镇东兴村为例[J].湿地科学,17(2): 222-227.(核心期刊)
3.授权发明专利及转让情况
(1) 赵丽红,周爱鹏,孙洪军,曹宾,一种双塔式MEDA处理填埋气系统,2018.6.19,中国,ZL201610571782.3(发明专利)
4.省级(含)以上科研获奖情况
无
五、团队未来发展方向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修复创新团队,在人才引进、设备管理、课题组房间管理方面将给与优先安排。团队将继续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创新,加强服务地方能力,促进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团队未来的研究方向如下:
(1)环境损害鉴定与风险评估
加强与政府、企业合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用3-5年时间申报环境损害鉴定资质,提高服务地方能力。近期将对团队成员开展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污染损害赔偿与污染场地修复等技术培训,培养3-5名辽宁省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专家。在辽西率先开展环境风险评估、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污染损害赔偿、污染场地修复、环境经济核算、环境与健康等相关领域的技术与管理方法研究,努力把团队打造成为辽西环境损害鉴定方面的优势力量。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结合辽西贫水、生态脆弱、冬季气温低的客观事实,加强产学研合作,努力研发低成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团队成员不仅要学会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方法与原理,还应具有制造、施工的能力,能够解决辽工环境专业服务地方最后一公里问题。
(3)环境规划与咨询
深入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面向社会提供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及污染场地修复方案等规划及咨询服务,用3-5年内培养2-3名注册环境影响评估师;同时,为学校发展助力,团队成员能够对学校相关建设提供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验收等技术服务与指导。
(4)生态环境修复
将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监管、区域生态系统调查评估、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治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评估预警等方面开展生态环境修复的研究工作。加强与地方联系,努力针对农村黑臭水体排放、畜禽粪污污染、厨余垃圾等开展一揽子解决方案,为乡村建设助力。
(5)环境数值模拟技术
基于大数据技术与环境数值模拟技术,结合生态环境方面最新研究成果,开展区域尺度、企业尺度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基于3S技术的突发事件应急平台,为地方政府提供生态环境咨询与指导。